课题:1、《诗经》
教材分析:本课从是《诗经》中节选了《硕鼠》和《黄鸟》。通过学习,对《诗经》有初步的了解。
教学目标(三维目标):
知识目标:学习《硕鼠》《黄鸟》,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,把握《硕鼠》《黄鸟》中复唱的特点; 熟读并背诵。
能力目标:品味诗歌的语言,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。。
情感目标: 运用诵读法,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。
教学重点、难点:1、品味诗歌的语言,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。
2、熟读并背诵。
教学方法:读中感悟 讨论交流
教学准备:有关诗经的资料
教学过程:
第一课时 硕鼠
一、导入:
师板书“鼠”,齐读,思考:看到这个字,你会想到什么?
师在“鼠”字前加上“硕”字,齐读,思考:这个字什么意思?
猜想题目的意思。(大老鼠)
二、新授:
(一)、师范读,生听清字音,体会诗中节奏。(四言诗,每句一般读成“二二”拍)
(二)、生自渎,借助注音读通句子,读出诗的韵律来。
(三)、指读,生生互评。
(四)、默读思考: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?
生:在读的时候,我们发现它一共分为三章,三章结构上非常相似,句子大部分都是重复出现(重章、叠句、四言),只有几个词不同。
师总结:正是因为它是重章、叠句。所以读起来更有节奏感。
(五)、学生自己读,体会其节奏感,再全班齐读。
(六)、学习第一段:
这篇诗经在讲什么?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第一部分。
1、指名读。
2、逐句理解。
(1)“硕鼠硕鼠,无食我黍。
A、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,指出来。
“黍”:黍子,一种粮食;
“无”通“毋”:不要,不。
B、将第一句连起来,试着讲一讲。
生:大老鼠大老鼠,别在吃我的黍子。
(2)“三岁贯女,莫我肯顾”。
“女”通“汝”:你。
“贯”:侍奉。
B、讲解句式:
“莫我肯顾”:应为“莫肯顾我”(宾语前置)
C、将第二句连起来,试着讲一讲。
生:三年侍奉你,都不愿意对我照顾。
(3)“逝将去女,适彼乐土。”
“适”:舒心;
“逝将”:发誓要。
B、将第三句连起来,试着讲一讲。
生:发誓要离开你,到那舒心的地方。
(4)“乐土乐土,爰得我所”
“爰”:才,才能。
B、将第四句连起来,试着讲一讲。
生:舒心的地方,舒心的地方,才能得到我的住所。
3、再读,边读边试着理解整句话。
4、背诵此段内容。
(七)、以小组为单位,合作学习二、三段。
用学习上段的方法,学习二、三段内容。
(八)、汇报,师适时点评。
(九)、全班齐读全文,背诵。
(十)、思考:诗中的硕鼠是不是就指大老鼠?
(不是,比喻贪婪成性的统治者,运用了“比”的艺术手法。)
(十一)、讨论:从这首诗中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?
(农民不堪统治者的残酷剥削,幻想美好的生活。《诗经》中说:“《硕鼠》,刺重敛也,国人刺其君重敛,蚕食与民,不修其政,贪而喂人也。”
(十二)、古今对比,珍惜美好生活。
(十三)、齐背诵,结束全课。
第二课时 黄鸟
板书黄鸟,理解题意。
(1)“交交黄鸟,止于棘。
理解交交,止,棘
谁从穆公?子车奄息。
奄息
(3)“维此奄息,百夫之特”
之特
这个奄息呀,是百里挑一的好汉。
(4)“临其穴,惴惴其栗”
临 穴 惴惴 栗
(十)、思考:从这首诗中,你都感受到了什么?
(十一)、齐背诵,结束全课。
(十二)写一首小诗
落实目标(具体目标、习惯培养、分层教学)
对“硕鼠”有一定的了解,明确大意。
品味诗歌的语言,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。
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
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
教学反思:学生们刚初步接触文言文,对于《诗经》这样比较难度难懂的文体,学生们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难度。借助文本提供的有关资料,学生们能明白大意,从而对《诗经》这部经典之作有了一定的了解。通过积极的诵读,体会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华的感情和民族自信心、自豪感。
您打开的是外部链接,该网页内容并非由威海市翠竹小学提供,请注意甄别、确保上网安全。